2021-04-08 14:23:04 来源: 阅读:-
《通知》明确提出
3个重要时间
☟
必要睡眠时间
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学校作息时间
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
就寝时间
《通知》同时要求
作业、校外培训、游戏
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
各地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监管
每日22:00到次日8:00
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通知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各地各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四、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中小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五、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中小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注册登记或备案的线上培训网课平台、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采取技术手段进行监管,确保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六、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七、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各地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3月30日 来源:教育部官网
(滑动查看通知全文)
看到这个规定,深以为对中小学生来说,确实是好消息。
现代社会,来自学业压力与日俱增,竞争也更为激烈,再加上电子产品的影响,许多孩子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
2020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有关研究机构对10省市开展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结果显示,小学生、初中生平均睡眠时长为分别为9.5小时和8.4小时,不同程度存在睡眠不足问题。
科学研究证明:对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来说,缺乏足够的睡眠,会影响智力发育,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后果。
长期来看,更可能损害儿童脑功能。会导致情绪调节障碍,从而易爆易怒,注意力缺陷、行为冲动等情绪行为问题。还会导致食物摄入过多,从而肥胖等等。
除以上之外,还会导致近视,或使近视程度加重。
1、晚睡,眼睛一天累积下来疲劳,没有得到完全释放,从而近视
近视产生的原因,就是一个紧接一个眼部疲劳,长期累积起来,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 青少年眼睛没有发育成熟,6到7岁,13到14岁是近视的高发时期。 如果小朋友晚上睡得过晚,都在干什么呢? 通常在看书写字,做作业,看手机,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形成近视。 2、睡眠不足时,第二天大脑没有充分休息,会加重眼睛负担。
当睡眠不足时,第二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大脑没有充分休息,疲劳未能消除,加重眼睛负担,促使近视发生。
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体会,前一天没睡好时,第二天眼睛就感觉特别的疲劳,眼部疲劳是近视产生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睡眠不足是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条。
3、晚睡,通常会躺着看书看手机,导致近视发生
许多青少年晚睡,是因为喜欢睡前,躺在床上看书看手机,这种坏习惯,会导致近视加重。
因为人的眼睛应保持水平状态看书,使调节与集合(辐辏)取得一致,减少眼睛的疲劳。如果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2-3倍,日久就形成近视。
在睡前为孩子使用一片蒸汽热敷眼罩或中药眼贴,则可缓解视疲劳,减少近视的发生,还有助于孩子的睡眠。
4、晚睡免疫力下降,体质变差,眼部营养跟不上,导致近视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眼睛好坏是身体的睛雨表,身体好,眼睛供血充足,自我调节恢复能力强,自然就不容易近视。
如果总是晚睡,身体免疫力下降,易爆易怒,伤肝,而肝主目。同时晚睡体质变质,吸引代谢变差,身体营养跟不上,而眼睛在生长发育期间缺乏某种或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使眼球组织变得比较脆弱,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眼球壁的巩膜容易扩张,从而使眼睛的前后轴伸长而发生近视。
因此家长们在督促孩子早睡的同时,不要忘记为孩子眼睛补充足够的营养。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含有高纯度花青素、叶黄素、黑加仑提取物、β—胡萝卜素四大“亮眼精华”,全面满足眼睛所需营养。